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杭州市临安区月亮桥村:访月亮桥村看新治理,听老党员话村发展
近日,为构筑乡村精神共同体,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暑期实践小队6名成员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开展了对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走进村庄,深入群众,切实探寻月亮桥村的今昔发展。
6月22日,小队成员与村内老党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将月亮桥村的发展历史娓娓道来,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该村独有的传统民俗--马灯队表演。平日村里文化活动丰富,每月都定期开展党建活动。“我们村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有乾隆文化、天目窑古遗址、还经常有马灯舞表演呢!有机会可以去看看!”爷爷补充道。特色产业方面,民宿、露营等旅游品牌蓬勃发展,旅客络绎不绝,经济发展了,村里帮扶政策到位了,百姓们幸福指数都很高。谈到“未来乡村”、“数字化建设”,党员爷爷激动地感慨道:“以前我们村子的村貌是脏乱差的,在政府的扶持之下,村子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好了。我相信以后我们的村子会越来越好!”
拉家常,谈村情,话发展。在与老党员交流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村民生活切实的幸福感,体会到了月亮桥村从穷苦贫困到成为乡村旅游业领头雁的巨大变迁,看到了乡村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先进性。希望在未来,月亮桥村能构建覆盖面更广的配套设施打造更为便民的“月亮桥”。
(图为小队成员与老党员交流访谈)
(实践团成员与月亮桥村村干部合影)
文/陈子帆 图/李佳伊诺
推荐阅读:旗龙网
浙江新闻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