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院学子参观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 重温烽火中的跨国情谊
为深入感悟杜立特行动的历史意义,传承中美民间友好精神,衢州学院杜立特行动口述历史寻访团于7月2日前往江山市保安乡,参观了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在珍贵史料中探寻烽火岁月里的跨国情谊。
纪念馆入口处的中美人物群雕格外醒目,雕塑向参观人员展示了美国飞行员与参与救援的中国军民,人物眼神中的坚定与信任,予以人民一种能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军民同心救援的年代。踏入纪念馆,入口处的飞机模型与前言展板迅速将众人带回往昔。前言中 “呈现真实历史,歌颂中美携手抗日事迹” 的话语,为参观定下庄重基调。一架还原的轰炸机模型静静陈列,它是杜立特行动的 “象征者”,见证过当年东京上空的30秒。
展厅内,“东京上空 30 秒” 板块格外震撼。泛黄资料里,1942年4月1 日,杜立特带领16组机组人员轰炸的壮举,30秒空袭打破日本本土“绝对安全”神话的故事,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当时军民的抗战信心,从中能够真切感受到杜立特行动的震撼与意义。
在民众营救飞行员的展区,玻璃展柜中,江山村民当年为美军飞行员准备的粗布衣物、竹制担架等实物,无声诉说着动人故事。1942年4月,包括江山在内的衢州民众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救助了6名美国飞行员,毛继富、廖诗原等普通百姓用朴实的行动阐释了“中美友情”的真谛。
看到日军血腥报复板块的史料,更能理解救援行动的勇气。展区内一组数据触目惊心:日军为报复杜立特行动,3个月内屠杀了中国25万军民,发动了浙赣战役,中国军民浴血抗战谱写了一曲名族的正气歌。中美友谊长存板块展示的杜立特行动纪念章、中美友城往来书信等,见证了这段情谊跨越八十余载的友情联系——从1994年衢州与美国雷德温结为友好城市,到近年来两地青年互访,两国的民间友谊不断加深。
这些实物与史料,是最具象化的历史,“我们想让更多的青年一代铭记历史,让中美民间友好的火种能够在这段历史中越燃越烈。”团队成员方子言如此说道。
图文来源:方子言
推荐阅读:
浙江新闻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