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浙江新闻在线 > 资讯 > 正文
邮储银行绍兴市分行助力还原汉服之美
2024-12-26 11:59:10来源:阅读:-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诗意与遐想。

而在绍兴柯桥的李华的手中,这份遐想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她的设计不仅仅是复制古人的服饰,更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在她的坚持与努力下,她的店铺“踏云馆”逐渐在汉服圈中出了名,成为了一个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文化符号。

丝丝缕缕的经纬线,在“浙里”交织编绘,或宽袍大袖,或窄袍连襟,交领右衽,着一身汉服轻舞蹁跹,丝线在她的面料之上,化作山河、花鸟、人情和人心。

柯桥90后女孩坚持传统设计,电视剧热播意外成爆款

李华喜欢别人叫她千灵。

李华是淘宝店踏云馆的掌柜,也是绍兴踏云馆文化传媒公司的老板。学设计出身,她对汉服有着几近偏执的热爱。从最初的尝试到现在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工厂,李华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李华与汉服的初次邂逅,可以追溯到2006年,那时她还是个初中生。在电视屏幕上,汉服的飘逸与典雅,如同一股清流,冲刷着她的心灵。她被那份古典美深深吸引,从那一刻起,她的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种子——要将这份美传承下去。

初中毕业之后,李华追随心里的那份梦想,学习服装设计,18岁成人那年,李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汉服。

“踏云馆”是李华梦想的起点,现在回看十年前的第一次上新,李华觉得设计还是稚嫩青涩,“第一次上新很忐忑,怕没有人买,我还记得我的第一个客人,她当时在住院,说很喜欢我的衣服,我们就相互加油打气,真的就是‘与子同袍’的感觉”。

起初,店里的汉服多以化纤面料为主,但李华不满足于此。她深入研究古代服饰,力求复原每一处细节,从宋制的风雅到隋唐的华贵,她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她的坚持,让“踏云馆”逐渐在汉服圈中出了名。

几年前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因踏云馆的几件老款配色很“赵盼儿”,意外成了爆款。然而,李华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她知道,真正的汉服之美,远不止于此。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汉服背后的文化与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平衡

她的设计不仅仅是复制古人的服饰,更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她也是最早一批使用天然面料制作复原风格汉服的商家。她对汉服的复原,不仅仅是形制的复制,更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她的作品中,隋朝的背带裙、魏晋的褶衣、洛神的杂裾……每一件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对话,每一件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汗水。

在众多汉服中,李华对宋制汉服情有独钟。

“赵盼儿同款”的精髓是什么?当然不是一模一样的仿照,而是古色古香的配色和经久不衰的宋代美学。

宋制汉服的简约与风雅,“不仅对身材有着极强的包容性,更易于融入日常生活”。李华的设计,正是在这份简约中,寻找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表达。她认为,宋制汉服的美学,在于它的干净、清爽,以及不失风流的气度。

李华告诉记者:“2017年—2019年是我们店铺增长最快的三年,这几年里‘三坑’不再那么小众,不仅商家变多了,消费者也多了,我们的销售额从300万元翻到了900万元”。

营业额翻番,就需要更多的布料、机器,以及库存,“其实压力很大”,几年前,邮储银行柯桥区支行了解到李华的需求,对踏云馆文化传媒公司提供小企业贷款支持960万元,如今是长期以来友好合作伙伴。

“还是很感谢邮储银行,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的帮助。”李华说。

去年以来,随着新中式服装的崛起,汉服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众多商家纷纷尝试将现代元素注入汉服设计,以迎合年轻一代的审美。然而,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李华和她的“踏云馆”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坚守着对复原风格的执着追求,将传统汉服的精髓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

她相信,只有深入理解并尊重传统,才能让汉服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在她的设计理念中,汉服不应该是被尘封的古董,而应该是活生生的、能够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邮储银行柯桥区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踏云馆不仅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她和她的同行们用执着和才华,让汉服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国有大行,我们有责任支持那些能够传承和发展我们国家美好文化的企业。”这不仅是对“踏云馆”的肯定,也是对李华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的设计理念的认可。


推荐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浙江新闻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