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浙江聚贤盛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编,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的地方标准《雷竹水果笋生产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来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杭州市临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杭州市标准化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评审会。
“雷竹水果笋”是雷笋的一种高品质笋,由于其清香、脆嫩、甘甜、无涩味、可生吃等特点,人们称其为“水果笋”,这种笋平均每亩增产1000斤以上,可以为笋农增收5000元左右,合作的农户从最初镇里的118户,扩大覆盖到全区18个镇街的12865户,还建立了20个科普服务站,真正走出了一条技术共享、资源共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乡村共同致富路。
雷竹水果笋种植技术目前在杭州市已得到广泛应用。很多企业、农户、技术研究单位,在从事生产种植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但是目前国内尚缺乏可操作性的技术规范用以指导雷竹水果笋的种植方法。产业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1、栽培技术未能有效推广,仍以原始雷竹种植模式导致成品率低;2、栽培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处于无序状态。
本《规程》对面向杭州市内社会公众和农户提供雷竹水果笋栽培方法,规定了雷竹水果笋生产栽培的建园、幼林管护、成林培育、覆盖早出、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模式图等内容。对种植技术进行了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全面推进种栽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丰富了方法路径,在全面指导生产栽培、有效提高生产能力、积极加快推广发展、更加规范行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评审专家对《规程》给予了高度肯定,一致同意《规程》通过评审,并对部分内容提出修改意见。下一步,起草小组将根据评审意见对标准文本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报送至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发布。
推荐阅读:旗龙网
浙江新闻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