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浙江新闻在线 > 资讯 > 正文
兴业银行提供“安愉人生”“兴”样板
2022-10-25 16:02:06来源:阅读:-

  “胡阿姨早上好,外面天凉,进来喝杯热水吧……”
  随着网点卷帘门缓缓拉起,兴业银行永康新河路社区支行又开始了全新一天的营业。支行负责人林璐还是跟往常一样,着一身干练的行服,仪态端庄地站在门口,用灿烂的微笑迎接网点的第一批客人。
  因为网点处于社区地块,日常客户都是以周边居民为主,也成了老年居民日常光顾的“邻里中心”。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步迈入老龄化,推动医疗体系、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已是迫在眉睫,近年来,金融服务方式也顺应着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悄然间发生着变化,在这家新河路社区支行里时常会上演“精彩剧场”。

金融活动的“话事人”

  近日,该支行组织了一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专题讲座。有趣的是,在这场讲座中,主讲人不是银行工作人员,而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陈老师。
  老先生现身说法,描述了一段“兴业人”保卫数十万元养老金的故事。
  溯及今年3月份,陈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社保中心的,因社保账户变更,需要陈老师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以及短信验证码等进行激活,同时需要汇缴激活费用500元。接到电话后,陈老师来到兴业银行义乌分行新河路社区支行打算汇款。
  工作人员接待了陈老师,了解到需要汇款,该行工作人员马上警觉了起来。“500元虽然数额不高,但是我卡里有数十万元的养老本钱。”得益于银行的细心,基本判定这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工作人员多次耐心解释和说明下,陈老师恍然大悟,最终保住了养老金。经此一事,陈老师在本次金融反诈专题讲座中为现场其他老年居民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课堂。
  据悉,该支行已成立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团,定期深入社区及偏远农村开展宣讲活动,面向当地老年人群体,以“当事人”的身份,激发群体认同感,提高宣讲的质效。

金融场所的“活跃者”
  “支行二楼已经成为我们的‘根据地’,我们经常相聚在这里,就像自家客厅一样舒适、方便……”客户应大爷是该支行的常客,久而久之成了他与朋友的“会客厅”。
  据悉,支行二楼的大开间于2020年9月进行了简单的改造,成为支行开展“安愉”课堂活动的主要场所。“安愉”课堂是兴业银行专门为老年人打造的养老服务品牌,集老年人文娱、教育、交际等功能为一体,为其提供温馨舒适的场所与服务。自从“安愉”课堂开办以来,远近的老年人都会慕名而来,他们在这里排舞、跳操、唱戏、开展知识讲座……在欢声笑语中尽享老年生活的安详愉悦。
  “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程中,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穿插金融知识、产品、反诈等宣讲活动,寓教于乐。”施阿姨表示,为回报兴业银行长期以来的温暖服务,“安愉”课堂学员们成立了“兴阳红”合唱团,定期下乡入村为村民带去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正是因为有这么好的平台,我们才能相识、相聚、相互谈笑风生,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寄托地了。”施阿姨表示。

金融服务的“回头客”

  在兴业银行永康新河路社区支行,谈业务一般不在办公室进行,只见工作人员与客户并排坐在沙发上用方言促膝长谈,从家庭琐事到地区新闻,再到具体业务,一笔业务往往在这种“拉家常”式的氛围中达成。
  刘阿姨已退休多年,她是该支行的常客,“这样的交流让我很舒服,就像老朋友一样”。
  近年来,兴业银行永康新河路社区支行以打造“兴公益”惠民驿站为切入,轮椅、拐杖、远视镜、各类药品等物资一应俱全,不断完善营业网点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
  一个网点,一座心灵驿站,在奋斗了大半生后,他们找到了精神家园。在探索金融助力养老服务的道路上,永康新河路社区支行努力提供了“兴”样板。


推荐阅读:旗龙网

版权和免责申明

浙江新闻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