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包括白酒、黄酒、葡萄酒、果酒等103个酒样参评,最终评出全国名酒八种,包括茅台酒、汾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酒等四款白酒,绍兴鉴湖黄酒,以及张裕公司的葵花牌红葡萄酒、葵花牌味美思、金奖白兰地。
名酒时代由此开启,从1952年至1989年,全国评酒会共举办五届,从四大名酒、老八大、新八大、十七大名酒,到各酒种佼佼者组成的名酒大家庭,中国酒类产业与市场的格局,因名酒的脱颖而出和发展,而发生了深刻改变。
今年,是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70周年,自1952年开启的名酒时代,带来了产业的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对名酒价值再认识,对名酒使命再思考,在某种程度,也是产业的反思与出发。
名酒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把时间周期拉长,我们在名酒形成过程中,还会发现文化流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波尔多葡萄酒的成名,很大程度就是文化流动的结果。公元十二世纪,波尔多地区作为所属地女公爵的嫁妆,“陪嫁”给了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波尔多葡萄酒由此变成英国皇室用酒,畅销整个英国;至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在一路征战扩张中,已是英国人心头物的波尔多葡萄酒,也伴随着走向全世界,英国人走到哪里,就把它喝到哪里,最终形成了波尔多葡萄酒的全球名酒格局。
白兰地在欧洲的盛行,与拿破仑和丘吉尔是有关系的。拿破仑时期,白兰地随着强大的法国文化潮流涌向欧洲,据传拿破仑每次出征,都要带上整桶的干邑佳酿,一句谚语很能说明问题“男孩喝葡萄酒,男人喝波特,英雄喝干邑”。丘吉尔是白兰地爱好者,二战之后,与著名的“V”字手势一起,白兰地被世界上更多人记住。
在文化流动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恰恰是名酒的一种独特属性。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嗜好型享受更加贴近的消费品,更容易成为文化交流媒介,特别是来自发展领先国家的消费品,它既随着文化流动而行销迁徙,同时又承载、传输和推广文化,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名酒迎来全球化窗口期
在名酒时代的第70个年头,中国名酒的国际化进程将加快。
我们注意到2021年以来的一系列“政策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对白酒英文名称进行修改,确定为“Chinese Baijiu”;2022年6月即将实施的《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将白酒品质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接轨程度,推进了关键的一大步;今年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工艺美术、白酒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轻工产业‘走出去’”。
基于种种迹象,我们看到,名酒走向世界,承载文化“出海”的时机和条件越来越成熟,这不仅是提高文化影响,更是提高文化认同,提高白酒文化的符号性和代表性,为民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中,在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中,中国名酒有能力也应当去扮演“使者”角色。
造就中国名酒的全球文化IP
名酒70年,必将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从1952年到2022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70年,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70年。以四大名酒和十七大名酒为牵引的酒业,为繁荣国家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庆祝中国名酒评选70周年,纪念中国名酒以工匠精神、科技创新成就“中国制造”,推动实业强国,展示中国名酒70年的壮美画卷,让中国名酒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让璀璨的中国文明之光随中国名酒走向世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将组织举办中国名酒品牌70周年系列活动——
登长城之巅,开名酒华章;走进酒厂,现名酒生态、文化、传奇之美;于广州,展名酒70年辉煌成就;启澳门,名酒再出发,一起向未来。海内外中文媒体面向全球倾力呈现,说中国名酒,讲中国故事,展民族风采,为中国名酒走向未来开启阳光大道。
推荐阅读:旗龙网
浙江新闻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