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浙江新闻在线 > 资讯 > 正文
迎亚运 看古桥 古桥科技与文化展在杭展出
2022-01-24 10:34:06来源:阅读:-

迎亚运、看古桥,一座古桥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方文化

“江南古桥匠心之美——古桥科技与文化展”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展出

为了激发公众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承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江南古桥、匠心之美——古桥科技与文化展”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三楼临时展区展出。

微信图片_20220119114733.jpg

微信图片_20220119114654.jpg 本次展览展出表现江南古桥的摄影、国画与油画作品100件,通过图文、模型和绘画作品方式,展现了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区不同年代建造的古桥形态和材质,回顾了江南古桥建造工艺的变迁。同时,展览讲述了古代石拱桥、贯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和流程,介绍了苏堤、白沙大桥等著名古桥,还展出了钱塘江大桥建设时期的珍贵照片。

微信图片_20220119114755.jpg

微信图片_20220119114750.jpg

微信图片_20220119114739.jpg

本次展览由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主办,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同济大学杭州校友会古桥研究分会承办,恒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浙江省长三角基础设施科学研究院和西湖城投集团协办。

微信图片_20211213160228.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对待古建筑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文化记忆。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image.png

古桥文化特征鲜明,具有特定内容和表现形式,其显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已经超越了古桥本身的实用价值功能。它通过桥梁这一物质载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科技水平、工艺成就和匠心精神;反映了时代变迁、地理通达、地域兴衰和人文事件;反映了地域文化、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和环境变化;反映了人类精神世界、行为操守、生存欲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image.png

一座古桥就是一段历史,一座古桥就是一个故事,一座古桥就是一方文化。中国古桥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桥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性。在5000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为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劳动人民和知识贤达发挥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他们在桥位选址、工艺营造、材料使用、文化元素运用等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无穷的智慧。

image.png

本次古桥文化与艺术展,激发了公众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提升了公众爱桥护桥的自觉意识,展现了我国壮丽河山和秀美古桥,宣扬了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的聪明才智和无畏精神。同时,我们同步开展了《杭州市古桥现状调查及保护研究》课题研究,并获2021年度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优秀项目。

image.png

杭州作为具有50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古桥众多,据文献调查现有古桥1185座,千百年来,它们默默的畅通着交通、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科技水平、工艺成就和匠心精神。正值亚运会即将在杭州召开,加强古桥保护研究,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0_8 (1).jpg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更好地展现我国的壮丽山河和秀美风光,更好地宣传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畏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古桥、保护古桥的自觉意识,让大家来共同关心古桥,传承我们的文化根脉和科技创新精神,让古桥这枝古建筑中的灿烂之花盛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image.png

通讯员:

潘龙文(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顾若邕(桐乡市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

高漪丹(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


推荐阅读:旗龙

版权和免责申明

浙江新闻在线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